当前位置:首页 > 老教战线 > 理论研究

老年学员性别失衡问题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以合肥市包河区老年大学为例

发布日期:2021-06-23 09:12 来源:包河区老年大学 作者:李华玉 阅读: 字体【  

内容摘要:当前老年学校教育出现严重的性别失衡问题,女多男少。以合肥市包河区老年大学为样本,调查发现,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成因,主要包括报考年龄限制与现行退休制度的制约、学历及政治面貌因素、课程设置与需求差异矛盾、养老保障机制的制约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男女比例失衡五大方面;探究性别比例失衡利弊,有利之处有缓解老年教育资源缺乏的压力、保障老年女性教育资源、缓冲社会不稳定因素;弊端之处有不利于学校管理与教学活动的展开、老年男性学习机会供给不足、加重老龄化社会矛盾问题。应对之策:扩大老年教育的课程供给、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宣传老年教育新观念。

关键词:老年教育 性别失衡 成因 利弊 对策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速发展的时期,积极、科学、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至关重要。老年教育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做好老年教育,必须掌握老年教育对象的特点,夯实教育工作支点,以达到老年再教育目标。然而,检视当前老年学校教育情况,不仅区域性差异明显,时代性诉求缺失,而且性别失衡问题严重,已严重地制约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解决,将会是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

立足局部,洞察全局。本文将以合肥市包河区老年大学为例,分析老年学员性别失衡问题的成因及利弊并提出如下建议。

包河区老年大学是包河区区级老年大学,已走过23个春秋,现有一中心、两校区、三个教学点,在校学员达2552人,本文将以2552人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

一、老年学员性别比例基本情况

据统计,目前在校女学员2112人,男学员440人,如图1所示,女学员占比83%,男学员占比只有17%,女多男少,男女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衡。

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成因分析

(一)报考年龄限制与现行退休制度的制约

老年大学现行报名年龄规定:男学员报名年龄为50-75周岁、女学员报名年龄为45-75周岁,75-85周岁学员如身体健康,需经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报名,85岁以上学员不予报名。根据报名年龄规定,45-49岁在校学员基本上是女学员,如2分析表明,45-49岁的老年学员占比3%,导致老年学员性别比例向女多男少倾斜。

现行男女差别化的退休制度也是导致当下老年教育中男女失衡的重要因素。按照现行的退休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女性退休年龄为 55周岁,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企业单位女性退休年龄为50周岁,男性退休年龄为60周岁。如图2分析表明,59岁以下的老年学员占比高达44%,此年龄段绝大多数为女性学员,老年大学中女性学员的占比又大幅度增加,出现明显的男女比例失衡。

(二)学历及政治面貌因素

如图3、图4分析表明,男学员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大专、中专,分别占比为33%、39%、11%;而女学员的学历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各学历层次都有相当的学员人数,本科占比26%、大专29%、中专10%、高中20%、初中13%,高中与初中占比远超于男学员高中占比6%和初中占比6%,体现了女性各学历层次的人都愿意接受老年教育,而男性可能受学历影响,个人认知不同、生活条件不同进而不愿意或者没有条件接受老年教育,致使老年教育中男学员比例大大下降。

政治面貌也影响学员性别比,非党员群体是影响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因素。图5、图6分析表明,男学员党员占比高达57%,女学员党员占比只有17%,党员占比差距明显,体现了更多非党员女性更愿意接受老年教育,使女学员人数大大增加,非党员男性不太愿意参加老年教育,使接受老年教育的男性群体基数减少。

(三)课程设置与需求差异矛盾

课程设置是教育需求的外在表现,我们一般可以将老年学校的课程推送划分为休闲娱乐型、技能培训型、素质提升型三种类型。休闲娱乐型主要是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包河区老年大学对应的课程有器乐类、歌舞类、健身类、书画类、戏曲类;技能培训型主要是传授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职业技能,对应的课程有摄影、电脑类。素质提升型主要是培养老年人的思想品德,提升科学文化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设置的课程有现代科技类、人文艺术类、社会政治类、健康保健类以及人生哲学类等,目前包河区老年大学尚未有相关课程设置。

1、性别的心理、思维差异

根据以上三种类型将学员的课程进行划分,发现不同类型课程的人数比例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如图7分析表明,休闲娱乐型中器乐类、歌舞类、健身类、戏曲类课程,女学员占比优势明显,这些课程主要以互动为主,侧重学员间的交流与合作,课堂气氛活跃,女性学员的比例较高;而技能培训型中两个类别摄影、电脑类男学员占比人数明显上升,并且电脑类男学员人数大大超过了女学员,是包河区老年大学所有课程中唯一一个男学员超过女学员的课程,技能培训型课程,学员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更需要安静和自我专注,思维上偏抽象逻辑,男性学员更加擅长、喜欢。此外,休闲娱乐型中唯一一个男学员占比高的书法类,具备的特点也是需要安静、自我专注力,适合男性。

总体看来,女性学员更青睐“休闲娱乐型”课程,男性学员更愿意选择“技能培训型”课程。目前,因老年大学设置的技能培训型课程较少,大多是休闲娱乐型,导致女学员人数多,男学员人数少,出现男女学员比例失调问题。性别的心理、思维差异与课程设置的矛盾,导致老年学员的性别比例失衡。

2、教育认知偏差与教育资源匮乏影响课程设置

老年教育机构对老年教育的认知,对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认知上,老年教育机构的工作者们一致认为“唱唱跳跳”“乐乐笑笑”就是老年教育。因此,根据图7分析表明,老年大学的课程类型中“休闲娱乐型”是学校推送的主要课程,但这类型课程更多的适合老年女性,受女性学员的青睐,使得老年教育普遍出现“女性化”的特征。

此外,课程设置的类型和丰富程度还直接受教育机构的资源多寡制约,一般情况下,休闲娱乐类课程容易开发与实施,而技能培训型教学需要更多的设备、场地、经费及专业师资力量,如图7中摄影与电脑类的技能培训型课程,需要摄像机、投影仪、电脑、机房等硬件设备及大场地,经费也是相应的成比例增加。而在当前的老年学校资源配置水平下,多数学校均不充分具备。于是,老年学校左右衡量课程设置,最终还是以休闲娱乐型课程为主,但男性老年人不太喜欢,更倾向于技能培训型课程,最终导致男性老年人选课要么坚持选择已有的技能培训型课程,要么就索性不进学校学习,客观上加剧了老年教育男少女多的情势。

(四)养老保障机制的制约与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

年轻时有稳定且正式工作的老人群体,退休金、养老金以及之前的储蓄足才能保障他们的晚年生活,才能支持着他们参与老年教育活动。但是,中国目前的情况,大部分老年人属于那些退休前没有稳定的工作,还有在依靠低水平的劳动报酬或子女供养甚至政府低保来维持日常生活的老年人,因此他们花甲之后仍无法真正退出工作,享受老年教育。尤其,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男性主要负责家庭的经济收入,在退休金、养老金以及之前的储蓄不足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继续工作,无法从“岗位”上解放出来,进入“校园”;而相对女性而言,传统的相夫教子任务基本完成,大半辈子的家务操劳有了解放的空间,女性有了更加自我安排的生活空间,同时没有男性同样的经济收入压力,于是,进入老年学校,自然成了她们的首选之一。因此,老年学校的很多教学班,几乎快成为了“老太班”。

(五)老年男女比例失衡

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100.00)。但65岁以上的老人男女比例发生转变,如图8分析表明,65岁以上的老人中男性比例开始低于女性比例,并且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男性比例越来越低。因此,整体老年人中男性比例较低,使老年教育男性学员的报名基数就远低于女性学员。

(图8)

三、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利弊分析

(一)性别比例失衡有利之处

1、缓解老年教育资源缺乏的压力。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老年教育资源先前准备并不充足,如今老年人口剧增,老年人对老年教育资源需求成倍增长,导致老年教育资源紧缺,老年教育机构经常出现“一位难求”的现象。老年女性尤其喜欢上老年大学,上老年大学成为了她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老年教育机构压力大,教育资源严重缺乏。然而根据包河区老年大学学员性别比例数据分析,男学员人数少,女学员人数多,男学员不太青睐老年大学,大大减轻了老年大学的学员人数过多压力,缓解了老年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

2、保障老年女性教育资源,提高素质及丰富生活。

老年教育机构中男女比例失衡,女多男少,女学员占绝大多数,老年女性获得了充足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文化素质及身体素质,丰富了个人日常生活,保证了自己晚年生活质量。部分女性一辈子为了家庭操劳,围绕家庭打转,年老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个生活圈,开拓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自身价值,大大提高了自身的幸福感、满足感,促进自身身心健康。

3、破除社会不稳定因素。

老年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宗教特别是非法宗教对党和政府的压力。女性信教占比很大,老年大学的开办,特别是适合女性课程的大量开放,吸引很大一部分信教群众。

(二)性别比例失衡弊端所在

1. 不利于学校管理与教学活动的展开。

老年大学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对学校管理、教学工作都有很大的挑战。在教学活动上,男女学员之间由于性别的差异,在性格、偏好、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男学员明显表现更为主动,偏爱实践性、动手能力较强的教学活动。而女学员细腻沉稳,主动性较弱,偏爱环境稳定的教学活动。他们相互配合,对于营造学习的互补性课堂十分有益。而如今男女学员比例失衡,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都将会失去活力,显得沉闷,也不利于老年学员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尤其,具体到某些课程,比如交际舞需要男女搭配学习练习,男学员的缺乏使课程难以开展。

2、学习机会供给不足,老年男性缺乏教育。

老年男性自身的学历、政治面貌、教育认知偏差、健康状况、学习需求特点,社会现行退休制度、养老保障机制、社会传统观念、老年学校报考年龄限制、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等社会因素,导致老年男性受老年教育的学习机会供给严重不足,缺乏老年教育。

缺乏老年教育,老年男性文化素质、身体素质难以更好的提高。老年人应该发挥自己的余光余热,如果文化素质不能提高、不能与时俱进,会影响自己价值的体现;身体素质也是发挥一切余热的基础。

缺乏老年教育,老年男性日常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生活匮乏。老年男性进入老年之后,大部分人处于退休在家或者不能进行重的体力劳动赋闲在家,日常生活除了一日三餐、简单的家务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空闲的,生活极其单调,精神生活也是一片空白。因为缺乏老年教育的充实,严重影响老年男性晚年的生活质量。

3、加重老龄化社会矛盾问题。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加强对老年人的教育跟引导,并充实他们的晚年生活,缓解社会矛盾、家庭矛盾。但是老年学员性别失衡问题,反而使老年教育从解决老龄化问题中的加分项一定程度上成了减分项,加剧了社会老龄化问题。

从家庭层面分析,老年学员性别失衡,女多男少,女性接受教育多,男性接受教育少,日积月累,长期以往,导致家庭中老夫妻双方思想观念产生差距,生活中各种矛盾便会不断产生,影响家庭和睦,老年人问题更加突出。

从社会层面分析,老年学员性别失衡,也是老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对老年男性关注及帮扶不够到位,使老年男性产生心里不平衡,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四、应对性别比例失衡问题对策

(一)扩大老年教育的课程供给

一是老年教育机构。与时俱进,老年教育课程应是现实性与实用性的统一,必须同时兼顾客观现实和个人需求。而当前老年教育机构,多以器乐歌舞类、健身书画戏曲类休闲娱乐型课程为主,摄影、电脑类技能培训型课程为辅的老年教育课程结构,给老年人的选择空间比较有限,很难保证不同性别的老年人能在现有的教育资源下实现自己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要实现老年教育性别均衡,现有老年教育机构应大幅度增加形式灵活、层次多元、内容多样的课程资源,并针对男性学员设置一些课程满足男性的个性化需求。

二是各级各类学校。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高等院校,能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举办老年教育(学校)的模式,或者凭借师资优势为老年教育提供课程资源。特别是开设有医药卫生、养生保健、文化艺术、信息技术、家政服务、社会工作、医疗护理、园艺花卉、传统工艺等专业的职业院校,应结合学校特色开发老年教育课程,为老年教育机构积极提供支持服务,弥补老年教育机构技能培训型、素质提升型课程与教学资源不足问题,更多的填补男性学员老年教育个性化需求空白。

三是整合文化体育科技等资源。各类文化场馆、公共设施、教育实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向老年人免费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挥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资源优势,结合区域实际,建设不同主题、富有特色的老年教育学习体验基地。缓解老年教育机构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性别老人的需求。

四是鼓励单位自办的老年学校向社会开放。区域内单位自办的老年学校众多,但是大部分服务对象只面对本单位工作及退休人员,阻断了老年教育资源的共享。鼓励单位自办的老年学校向社会开放,充实了社会老年教育资源,重要的是每个单位的老年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满足不同性别、年龄阶段的老人需求,比如政治性强的单位设有时政课程,就会满足男性老人对时政信息的需求。

五是政企联合、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办学机制。各级政府应发挥制定规划、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老年教育工作,同时创设条件,激发社会活力,积极探索和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或引进企业机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带动老年产业发展,实现产教相辅,丰富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二)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和退休制度。如前文所述,老年教育中男女失衡的深层因素更多的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致使男性无论在意识上还是实际从业上都没有获得更大的解放,退休后的中低龄老年男性仍然是家庭收入的主体。因此,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与现行退休与社保制度的不匹配必须重新完善。因此,国家和社会的首要责任是要先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如若不为老年群体提供健全的养老保障机制,将不利于他们的继续教育,进而会与现代社会脱节。

政府应该探索养教结合、学乐融通的资源供给渠道。健全包括老年社会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探索社区养老、文化养老、产业养老等多种社会养老模式,建立起多渠道筹措经费、多元多方参与的社会养老机制,完善适应不同层次老年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解决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消除老年人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后顾之忧。重新思考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使老年人在学习中实现再就业。

(三)宣传老年教育新观念,扭转娱乐教育旧印象

老年教育一直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唱唱跳跳、打打闹闹、玩一玩,只不过是一群老年人在一起互动打发时间,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甚至仅仅是老太太的一些业余生活而已,被社会不认同,被老年男性不认可。然而我们必须扭转人们的这种思维,需要宣传新的老年教育观念,老年教育不仅适合女性,也适合男性,是我们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娱乐,是生活的消遣地,它是我们人生学习中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是我们重要的晚年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可.马启鹏. 老年教育需求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宁波大学, 2019.

[2]张文娟. 学生性别失衡对学校教育造成的困扰[J]. 教育现代化,2017,4(40):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