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教战线 > 理论研究

务实创新 特色发展

——方兴社区老年教育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21-06-23 09:01 来源:方兴社区老年学校 作者:刘瑶 阅读: 字体【  

方兴社区是2015年5月挂牌成立的包河区街镇级新型社区,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的核心区域。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万人。其中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11%。2016年10月,社区老年学校随着安徽省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入驻应运而生,正式招生办学。截止到2019年春季,学校已开设17门课程、19个班级,在校老年学员520人(次)。由于工作务实创新、注重特色发展,受到社区老年群体的热烈欢迎。2018年,社区老年学校荣获合肥市“办学信得过”学校称号。

一、务实,按需兴学

学校在办学之初便考虑社区实际,充分调研社区居民需求,通过开展居民座谈会、邀请居民填写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意愿,由点及面了解社区老年居民的教育需求,挖掘深层次需要。考虑到辖区内滨湖康园、瑞园两大回迁小区居民大多为以前打鱼或种田的农民、拆迁之后文化生活单调、文化素质基础薄弱的特点,社区在原康园小区老年学校的基础上,开设了歌唱、太极、书法、国画等常态课程外,同时举办包括广场舞、识字班、国学读书会等公益班。

社区党工委和办事处领导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工作,结合社区实际,把老年教育与社区其他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和主任办公会,集中传达老教工作文件及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社区年老年教育工作,切实解决学校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难题。如为解决原康园小区场地有限的问题, 201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瑞园商业综合楼三楼,场馆面积约2000平米,并更名为“方兴社区老年学校”。全年社区投入25万元经费,为做好老年人文体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建设占地120平米的社区群众大舞台,配以80平LED电子屏幕,为社区老年学校文教活动开展提供了室外主阵地。

社区老年学校在办学中,着眼于居民文化生活需求和社区养老实际,大力重视老年人文化养老建设,致力于把社区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并在目标管理中,主动瞄准示范学校和“办学信得过”老年学校的目标务实工作。

二、创新,规范管理

从居家到学校。社区老年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一套立足本社区实际的老年教育模式,极大调动广大老年人的学习教育积极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小区电子屏、宣传栏、宣传展板等,大力宣传居家养老常识和发展老年教育的重要意义。识字班年龄最大的学员82岁的史成芝,初来识字班大字不识,现在走在路上能认识路牌了,到银行办理业务不用按手印了,甚至还能给外地上学的孙子写信说自己想他了。史成芝每次出门除了带钥匙,兜里一定少不了一张张纸条。每张纸条上都有史成芝一笔一划写下的汉字。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看,加深记忆。史成芝好学的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自己的媳妇,媳妇也加入了学校的国画、书法班。像这样婆媳或者母子一起上学的情况已成学校的一段佳话。

由“自治”到“头雁”。为了能在学员中培育和打造出一支未来在社区自治和管理中的骨干力量,学校从建校之初就积极建立班长团队,组织班长们学习、参观、观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班长团队的合作意识,取得了老年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学员自治”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班干部的学习能力和影响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力,让学员在社区老年教育中感受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之外,催生“头雁”效应,学校在学员中积极打造以党员学员为模范先锋的学员志愿者团队。积极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互助活动、志愿服务。

由共建到主办。作为一个新型的社区,众多工作和事业需要高起点谋划,老年教育事业更不例外。建校之初,社区党工委与致公党包河支部共建服务于老年其他的教育平台、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办学的优势。开办时学校仅开设三门课程、三个班级、招生53人次,位于滨湖康园睦邻生活馆。为了扩大办学规模,201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瑞园商业综合楼三楼,场馆面积约2000平米,并更名为“方兴社区老年学校”。从2018年起,为了统一领导、便于管理,社区全权负责老年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服务等

三、特色,提升质量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推进资源共享。整合社区内睦邻生活馆、图书馆、养老中心等各类设施资源,实现多方联动,使学校和社区双向参与,如在各居民区,通过购买、改造等方式,先后投入400余万元,改造或新建康园、瑞园、佳源、万科、时代城、新胡李等7处居民睦邻生活馆,全部对外开放,总面积达4080平方米;建设藏书近万册合肥市图书馆方兴分馆,为老年教育向居民区延伸搭建平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广大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体验活动寓教于乐,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让他们在体验活动中收获快乐,在文化交流中陶冶情操,感受社区教育的魅力。如成立学员艺术团队,举办教学成果汇报演出、学员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多种活动形式。

聘请与培养相结合,优化师资配置。教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依据课程聘请专业名师,如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名家文晓峰老师、合肥摄影星空第一人王业雨老师,杨氏老架太极陈典伦老师……学校高度关注教师个人发展需求,定期召开教师会议,组织校本培训、师德建设,表彰先进,让老中青三代老师获得分层培养与发展。现有18名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老师8人,占50%,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3人。学校重视年轻教师的培养,40岁以下的教师占44%。学历比较低的教师也是在其相关领域都有着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技能。

常态与公益相结合,延伸教学内容。学校目前开设17个常态班,涉及健身、音乐、书画、养生等多类课程,并开设4个免费公益班,分别为识字班、广场舞、国学读书会、戏曲,常态班与公益班的特色结合,扩大了招生对象,让更多的社区老年居民受益。学校不仅为识字班的学员免费提供纸笔、橡皮等学习工具,更为国学读书会课程为学员免费发放书籍。为了延伸教学内容,学校启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平台建设,引导发挥平台功能,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跨时空学习途径,让老年学员在信息大潮的冲击下变被动为主动。

“学”与“为”相结合,提升个人价值。学校组织学员志愿者团队参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互助活动、志愿服务,如参加社区文明养犬的倡导主题活动、楼栋走访公益便民服务,和美小区党建聚力活动、重阳端午等节日志愿服务活动。此外学校也会定期开展学员志愿活动,如开展“迎新春送春联进瑞园活动”,书法班学员免费为小区居民书写春联120副。既为居民又为学员,通过角色职能的叠加,将在老年学校所学的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自我效能,学有所为,在志愿、助人行为中增强自我价值感。被大家亲切的称为“梵高奶奶”的国画班学员杨华琼,从零基础到如今的提笔作画,课堂上杨华琼会录下老师上课的视频,回家后反复观摩,一遍遍的练习,在孩子在孙子的心中,杨华琼是懂生活、有智慧、知行合一的榜样奶奶,赢得了子女更多的尊重。

四、发展,方兴未艾

1、满足需求,扩建老教平台

方兴社区既有安徽省党政机关住户,也有3万巢湖渔民回迁户,还有3万合肥市外“移民”,为了多渠道扩大老年学校的宣传,提高老年学校在居民中的知晓度,提升老年人入学率,2019年,社区新办公大楼投入使用时,专辟两层楼约2000多平方米作为社区老年学校教学场所,实行动静分层办学,结合室外场所等,进一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教育需求。

2、资源共享,搭建智学平台

社区拟将发展老年远程教育,成立社区学院网上平台,链接各类线上老教资源,将信息技术融入老年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运用信息化手段,为老年人提供导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推荐与学习支持等。此外学校每个班级都创建了微信学习圈,定期发布学习的技巧和心得体会,满足了辖区老年居民对教育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需求。

3、规范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定期召开教师、班长会议,组织开展老龄、老教工作的集中督查,促进老教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重视学校规章制度建设,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班长领头雁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学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在社区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展现市级办学“信得过老年学校”风采。

4、体验乐学,展现学员风采

目前,社区老年学校围绕开设的课程已组建了“方韵戏曲社”、“凌峰艺术队”、“太极拳”等27支老年文体团队,参与艺术团老年人数达400余人,多次代表社区参加市、区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受到了居民的欢迎。他们成为方兴社区文化建设宣传活动中的领军力量,为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砥砺前行,争创老教品牌

正如社区之名,方兴社区老年教育将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砥砺前行,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务实创新、精益求精,注重特色发展,争创老年教育的优质品牌,全方位满足居民的求学需求。进一步丰富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让老年人活跃在社区舞台,养老更有尊严、更有获得感,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