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教战线 > 理论研究

浅谈新时代老年大学的路径探索

发布日期:2024-07-03 16:09 来源:瑶海区老年大学 作者:刘宇翔 阅读: 字体【  

【内容摘要】 随着计划生育的放开,我国总人口增长缓慢,其中老年人口比例持续增长,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加重,老年教育供给与老年人学习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推动老年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索出新时代下老年大学的发展路径,成为当今时代下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难题。

【关键词】 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探索

 

一、绪 论

1.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研究背景

1.1.1研究现实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根据社科院发布的《大健康产业蓝皮书: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5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4.83亿,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1.08亿。近年来,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设学习型社会,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我市大力推行十项暖民心行动,瑶海区高度重视老年教育,大力推进暖民心“老有所学”行动。如何引导老年教育发展理念的更新,把老年人视为社会负担的传统偏见进行改观,成为我区实现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难题。

1.1.2瑶海区老年大学发展现状

瑶海区老年大学自1994年在全市县区率先建校以来,秉承“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按照“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教、老有所为”的办学方针,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存量,贴近老年需求,遵循老教规律,提升办学水平,彰显“民主办学、规范办学、情感办学”三大特色,学校从最初的借教室上课到现在的30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场所;从48名学员发展到现在的1500多名学员;由一个教学班发展到现在拥有三十六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并成立老年大学艺术团、合唱团,初步实现了“力争办成深受老年人喜爱的,具有鲜明特色和一定社会知名度的老年大学”的办学目标。自2007年起,先后获得“首批市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省级示范老年大学”等多项荣誉称号。多名学员在全市、全省和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

学校根据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年龄差别、工作阅历、文化层次的不同特点,科学设置声乐、非洲鼓、书法、健身气功舞、手机摄影和绘画等25个专业36个教学班,在校学员达1500多人,充分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真正让他们能够体验“老有所学”的乐趣。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培养懂业务、会管理、具备多方面能力的工作人员队伍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为学员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目前,区老年大学现有专职工作人员20名,其中4位工作人员有着丰富的教务和管理经验,今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社会招募8名年轻大学生工作人员,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高效有序、老青结合的工作团队。

1.2选题意义

1.2.1理论意义

不可否认,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当前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面对先老未富这一严峻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老龄化问题的解决,既符合终身教育理念提出的要求,又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变化的关键所在。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比率的不断加深,如何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我国战略布局,事关百姓民生大事,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这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2.2现实意义

目前瑶海区基层老年大学建设的力度以及能提供的教学质量与我区有需求的老年人口数量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对老年教育现状进行定期全方面总结有利于分析出在探索老年教育道路中出现的问题,从新时代和当前社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点实现我区老年人得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服务。探索大道任重而道远,要把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特色变成独特优势,将中国特色式老年教育变为成功实践,对于老年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大工程,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二、建设目标

随着新时代老年教育的不断发展,基层老年学校建设与发展目标不断升级。到 2025年,全市老年学校累计新增学习人数24万人左右(线下学习8万人左右 ),参与学习教育活动的老年人达到42万人左右,占常住老年人口总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体系,建成合肥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以合肥市老年(开放)大学为核心,以各县(市)、区老年大学为支撑,通过新设、改建、增挂、扩容、网办等方式初步建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老年教育体系的服务网络,打造老年人“15分钟学习圈”,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做出积极贡献。

三、老年人对课程的需求

对辖区老年居民的随机探访,从区老年大学和基层老年学校抽取5位老年学员(编号1、2、3、4、5)和4位未报名的居民(编号6、7、8、9)并进行日常生活的调查(1、2、3为区老年大学学员,4、5为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学员)。通过对老年大学(学校)老年学员询问选择课程的原因因素和对未来学校老年教育的展望需求,发现不同年龄段、社会阅历、学历层次等方面老年人在需求动机上具有较大的差异。老年人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偏向运动健身的老人有强身健体的需求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不断衰老,患病几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老年人会对自身身体状况产生焦虑。因而老年人想通过课程达到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的目的。在调查中,抽查的所有学员均提到了报名课程的目的是保持身体健康,其中 2学员、5 学员还特别提到身体健康状况低下将会给自身和家庭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2学员提到,退休这个阶段特别尴尬,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心理压力特别大,来学校上课,身体动起来的同时,内在的压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释放,这样不仅不给子女带来麻烦,还能活出自我;6居民提到现在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很多,小区广场、健身房等地方都能看到老年人的身影)。

3.2偏向人际社交的老人有共享生活的需求

老年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大部分老年人和子女分居,日常见面交流机会较少,而老年大学则提供这一交流平台。结伴报名的老年人对与朋友一起上课、学习,与其他学员进行交流存在需求。(1、3、4学员表示在学校能遇到很多兴趣相同的伙伴,有课的时候可以一起聊聊天,休闲的时候大家还可以一起去爬山旅游,天气不好的时候还可以一起打牌)在上课报名时发现,大部分学员都是一起结伴而行,甚至帮未到的朋友一起报名。

3.3老年人认为自身文化知识有限,弥补自身遗憾的需求

根据对老年学校年龄段调查发现,60-70年龄段的老人占据50%以上,这些学员表示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去追求更高的学府,现在老年(开放)大学的不断发展,给予了他们追求更高的机会,弥补了自身的遗憾。并且,在学校教导的课程更加系统和全面,报名智慧手机课程的老年人表示在学校学习手机运用操作的知识,不仅能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以跟上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子女互动交流有部分共同话题(9居民表示自己精力有限,陪伴自己孙子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现在的智能手机看似功能多,实际操作较为繁琐,甚至有丢失个人信息和金钱的风险)。

3.4老年人未学习课程的需求

老年人对课程的需求,不仅要考虑老年学员的需求,更要考虑未学习的老年人的需求。一是老年人有对课程相关信息了解的需求。一些老年人及子女在认知上存在偏差,很多老年人对老年大学的认知是模糊的,因为老年教育的公益性、准公共物品性、边缘化等主要特征使普通居民对老年教育发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对老年大学课程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二是老年人在功利主义的引导下,对课程中的利益有需求。在与一些老年人交流时,他们会考虑课程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不管学习与否,都是按部就班的生活方式,学习不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所以不会考虑选择课程。功利主义取向的老年人非常重视事物的实用功能和效果,这也反映了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只是一种单纯的利益需求。

四、路径探索

紧密结合瑶海区全面加强全民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工作需要,不断夯实老年教育的基础,通过创新办学理念和方向引导,一改之前传统的围绕老年保健教育和老年休闲教育两大核心的基本需求,追寻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更高精神层次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检、外检,及时查缺补漏,全面了解了老年学校运行成效、社区老年人参与学习情况,深刻反思、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出新时代下老年大学的发展之路。

4.1拓展教育资源,促进老干部社会参与

4.1.1离退休干部党员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许多曾为国家解放、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颇多贡献的党员同志纷纷离退了下来,逐渐形成了一支不容忽视的队伍。全区各级老教委、老科协、关工委、老体协等各个老干部团体有计划开展活动,把老干部党员的智慧力量凝聚起来,发挥作用,助推社会经济发展。以组建“五老”志愿者协会为抓手,释放正能量。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和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着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讲好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基层治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参与老少一起同参与,健康学习共成长等方面的工作,组织引导离退休干部和党员为党和国家事业贡献力量。

4.1.2涉老组织联合在老年教育中发挥的领导作用

全区各级涉老组织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积极主动为离退休干部党员为辐射点扩散到全区老年教育服务。瑶海区先后成立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区老年大学、区老体协、幸福瑶海促进会、瑶海书画院、区老年活动中心等6个涉老组织,他们既有各自工作重点又有自身的工作特色,工作中能紧密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理解。这样不仅仅强化老年学员思想政治引领,完善老年教育思政课体系,促进辖区老年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还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辖区内老年学校等涉老组织落到实处,牢牢把握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正确方向。

4.2完善机制体制,推进老年大学建设规范化

我们应该在思考问题,做出决定,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过于雄心勃勃,也不要墨守成规,要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断进取。

4.2.1建立保障机制,构建科学高效的服务机制

瑶海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制定《瑶海区老年教育发展五年规划》,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规范归档,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集中业务学习培训,明确管理工作目标和岗位职责,形成较为严密的制度化管理体系,使各项管理符合老年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为教学服务,为老年学员服务。学校办学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按学员人数生均200元划拨;上缴财政的学费全额返还,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同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加大对老年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校舍维修等专项资金需求有专项拨款支持。

4.2.2聚焦运行指标,推动基层智慧化老年学习平台建设

贯彻省委办公室、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就业促进行动方案>等“暖民心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完善老年教育体系,瑶海老年大学严格执行上级划分的三指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和群众导向。

中国式现代化老年教育要顺应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要走弯路,不要走老路。过去,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一些文件,但是在资源匮乏的地区执行起来很困难,特别是在组织和资金保障方面。老年大学远程教育智慧化老年学习平台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开展老年党员和群众教育学习的重要阵地。近年来,瑶海区各基层老年学校按照省里建设规范要求,扫盲区、补短板,进一步提升平台建设规范化、学用活动精细化、老年远教品牌特色化。

4.3坚持问题导向,满足健康教学服务需求

4.3.1补齐短板弱项

聚焦老年大学建设“场地不足”“设备老化”等实际问题,对活动场所、设施设备、学校活动等5个方面进行规范。依据原有学校阵地,整合周边资源,盘活现有党群服务中心、辖区各社区社居委、闲置校舍等各类设施资源,改造建设成老年大学学习场所,实现百姓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督促推进硬件设备“坏损老旧”及时换新,专用设备定期检查更新,及时排查学校内部的安全隐患,确保广大老年学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考核评价细则,采取校内自查、互学互鉴、巡查走访、实地暗访等形式,开展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定期总结反馈形成书面材料,以查促学,以查促改;不定期在合肥大剧院、瑶海大剧院举办全区老年教育成果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了新时代下瑶海区老年朋友们的新面貌、新风采。

4.3.2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参与

把教学和活动结合起来,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成立老年大学党组织小组,以离退休老党员、老教师、老医生、老干部为队伍,吸引更多的社区老年群体参与居民自治管理。遴选组建各类党群交流组、居民自治队,如老兵护卫队、红心监督员、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等,让更多老年大学骨干学员参加社区协商议事、公益事业等工作中来。让老年学校的老人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余热,就近就地参与社区党史宣讲、文明劝导、楼道革命、公益宣传、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爱心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老同志退休不褪色,积极引导辖区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活动,开展各类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我市老年教育服务供给事业和老龄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五、总结

当前,老年大学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能力有所增强、规模有所扩大。学习者能够利用日益成熟的在线学习平台把自己打造成可用之才,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留下光辉的一笔。但是新时代老年大学的路径探索仍然有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面对。在教育领域,我们应该更加大胆地尝试和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当地特点和情况,寻找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开创老年人教育现代化新局面,为祖国未来发展培育更多智能化的“新时代”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