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总体性战略谋划、全景式系统布局。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又行进到关键节点。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集成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智慧、铺就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最美蓝图,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为老年教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聚焦老年教育制度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新在“全面”,难在“深化”。全面,意味着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深化,意味着蜻蜓点水不行、浮于表面不行,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对于老年教育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言,首先聚焦的应是制度建设。全会《决定》关于制度建设的分量很重。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体到老年教育的制度建设主要应包括老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老年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构建,以及教育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
1.老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是制度建设的基础
老年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应该包括国家层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层面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等。这些法律法规将为老年教育管理提供法律基础,强化老年教育领域的法治化建设。众所周知,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的法律法规尚未健全,国家层面至今还没有出台专门的老年教育法,可喜的是有些地方出台了老年教育相关法规,但为数不多。全会精神支持鼓励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这将有效激励更多地方出台老年教育法规,也将进一步加快国家出台老年教育法规的进程。
2.老年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构建是制度建设的保障
这一部分内容涵盖了各级老年教育管理机构与组织的设置和管理,包括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及老年学校的教育制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在这方面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的地方。比如,多元办学体制中领导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的问题,这是老年教育发展四十年来的老问题。早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就提出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组织、民政、文化、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众所周知,我国的老年教育是一项办学主体众多、涉及范围广泛的社会事业,各行各业都有退休老年人,所有部门都可能涉老,因此,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问题与其说是教育问题,更确切地说是社会问题。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学校到军队,从中央部委到社区居委,从文、教、体、卫到养老机构,凡是有老年人的地方,就有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凡是有老年人学习需求的地方,就可以办各种形式的老年教育。这种多元化、全方位的老年教育格局,终归要有一个主要部门来协调多个部门,总要有一个机构来具体开展规划编制、政策制定、指导监督工作。尽管当前国家提出并成立了由国家开放大学组建的国家老年大学,然而国家老年大学能否成为全国老年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管理机构,目前制度上并未明确规定。由此可见,老年教育的多元办学管理制度建设将成为未来五年老年教育建设的重要一环。
3.老年教育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是制度建设的关键
老年教育机构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主要包括制定学校章程,完善学校内部的决策、执行与监督机构及制约机制,规范决策程序、办事规则和监督制度,形成民主决策制、校务公开制等相互配合的制度群,保证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
此外,学校与政府、社区的关系也是老年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涉及确立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实现法律规范的政校分开,以及学校与社区的积极互动,形成良好的教育和社区支持网络,等等。
老年教育制度建设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的空间。进一步全面深化老年教育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年教育制度建设,将是老年教育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聚焦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对于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而言,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决定》进一步重申:“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推进中国式老年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质量发展同样是老年教育的首要任务。
1.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发展
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有共同之处,就是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的发展。其中,“创新”是老年教育发展的动力,强调要应对新挑战、满足新要求、凝聚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协调”是老年教育发展的路径,强调要增强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协调好发展过程中目标、主体、体制、机制、行动等多方面的关系;“绿色”是老年教育发展的要求,强调既要保证老年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开放”是老年教育发展的方式,强调老年教育发展既要扎根中国大地,又要学习借鉴国际上优秀的理念、政策和经验,同时也要增强参与全球老年教育发展的能力,讲好中国老年教育的故事;“共享”是老年教育发展的目的,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老年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老年教育质量,使老年教育发展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办好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同时,老年教育要在继续重视“量”的有效增长的同时,努力实现“质”的大幅度提升,要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教育、养生、养老等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让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老年人。此外,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还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基层乡村辐射,努力解决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给老年群体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实现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推进老年教育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之一。强调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遵照全会精神,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尊重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年人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老年群众参与全面深化老年
教育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要尊重老年群众的评价反馈,把老年人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老年教育改革成败的最高标准。要解决好老年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句话概括,就是要以办好老年人满意的老年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改善老年人学习需求,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全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老年教育的差距,是实现老年教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老年教育的重大任务。为此,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学习贯彻落实《决定》精神,遵照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落实各项举措,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不断推动中国式老年教育现代化行稳致远。(来源: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