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据《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消费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06万亿元。因此,要大力倡导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老龄人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资源、新财富、新动力。
一、党和国家重视发展银发经济
党和国家重视发展银发经济,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繁荣养老服务消费市场,拓展养老服务内容,开发老年产品用品,培育养老产业集群。2021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积极培育银发经济,发展适老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2022年出台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推动老龄事业与产业、基本公共服务与多样化服务协调发展,努力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需求。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共26项举措。这是我国首个以“银发经济”命名的政策文件。
老年教育作为老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响应党和国家的银发经济政策,进一步发挥教育在老年人与国家政策之间的黏合作用,用教育引导老年人消费新观念,促进老年人理性消费、健康消费。
二、老年教育要蕴藏银发经济意识
老年教育在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三有”老人过程中,要努力挖掘老年人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既要注重发挥老年人作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创新主体的作用,也不应忽视老年人作为消费者群体产生的需求拉动作用,要发挥撬动银发经济的支点作用,在激励经济活力的同时,为银发经济输出能量。
一是老年教育要有经济观。老年教育虽然属于社会公益事业,但也要有经济观,算好老年教育经济账。老年教育作为民生工程,数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为更好地助力银发经济发展,老年教育一方面要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各级财政过“紧日子”的要求,努力淡化“等靠要”的思想,找到平衡开支的手段,学会用教育杠杆蓄力,深度发掘自身资源,用教育产品和服务质量吸引老年人消费,把公益事业做大做强,确保老年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要注重在老年人中培植新质生产力,鼓励老年人再学习,挖掘老年人在传统文化传承、手工艺继承、实用技能推广等方面的生产能力,以此服务社会、带动消费。
二是老年教育要主动参与经济活动。教育建立的基石是社会,要向社会进行资源输出,所以老年教育露队教育统摄“老年”,以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功能推动老年教育的社会化规范化。为此,老年教育在办学理念上要做到主动对接社会服务,回应社会需求,参与到银发经济的政策体系中,以教育为支点梳理教育与经济的关联,激活老年人在银发经济中的活跃度。老年教育要在老年人的理想模式——“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上与银发经济思维保持同步推进,在银发经济中增强老年人的学习愿望,使其用知识力量认知银发经济,在与社会经济生活、公共生活共鸣中,不断增添生命活力,强化生活动力,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老年教育要在供给侧上发力
在银发经济环境中,老年教育要以积极的老龄观影响老年人,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经济生活。需要持续扩大教育产品供给,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因循老年人学习所需在教育资源供给侧上发力,积极引导老年人学习消费,指导生活消费。
一是培育新生活方式促消费。老年人退休意味着开启了另一种生活,老年教育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老年人跨入新生活,培育新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消费方式,实现退休生活的软着陆。老年教育在帮助老年人实现学习养老的过程中,要着眼于老年人学习的消费点发力,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使老年人在理性消费、健康消费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二是设计课程促消费。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23年发布的《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2021年至2035年,我国老龄产业在多个方面产生需求。例如,老龄健康方面的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医疗卫生等;老龄用品与制造方面的适老化产品、康复辅具等;老龄金融方面的个人老龄金融产品及老龄产业金融支持等。预计未来10年,除了传统医疗保健之外,老年教育、心理咨询和治疗、精神文化服务和产品以及中医的养生方式和产品等也将备受青睐。由此,老年教育课程设计要注意迭代升级,主动融入新兴课程和交叉课程,带动老年人主动消费、愿意消费、敢于消费。
三是衔接市场促消费。老年教育不是封闭的象牙塔,更多老年人到老年大学学习是为了享受生活、沟通社会,所以老年教育要积极与市场对接,鼓励老年人走入市场中形成独立的消费群体。老年教育要发挥老年人在文化消费上的影响力和创造力,努力搭建老年人展示交流的舞台,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点共建教育基地,促进文化养老的交流交融交往,以文化活动为手段,发掘老年文化的市场效应,带动老年人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带动老年文化的创造与消费。老年教育要善用老年人游学的特点,倡导游学研基地的开发,提供游学的历史文化线路图,催生游学活动的生态化、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消费的增值化。
面对银发经济,老年教育要有新质生产力的视野,要有实现教育与经济双循环的担当,有教育促经济、经济优教育的意识,以学习养老为基础,营造激励老年群体能消费、想消费、敢消费的氛围,进一步激活老年群体通过学习提升生活质量的效能感与主动性,使银发教育产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老年人群。(作者单位:湖北省老年大学)(来源:《老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