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老有所学

皖美墨韵 艺海拾贝——合肥老年大学春季学期游学活动学员分享(二)

发布日期:2025-07-09 08:13 来源:合肥老年大学 作者:散文欣赏与写作中二1班 方景春 阅读: 字体【  

三月,散文欣赏与写作班的学员在合肥老年大学的组织下来到安徽省美术馆进行游学参观。这座艺术殿堂静静地伫立在巢湖岸边,其建筑风格独具匠心、端庄典雅,以山水为风骨,画卷为意境,徽派民居为表现形式。白色钢结构框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见证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故事。其外观形象,让人沉醉于它的独特魅力之中。

走进馆内,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

我们首先步入安徽当代工艺美术作品展厅,这里是工艺的宝藏库,“翰墨情缘”向游学者走来,一幅幅字画以夺目的光彩迎接我们,它们是徐子鹤的“迎客松”,师松龄的“黄山.云上天都”,赖少奇的“水车”,朱松发的“暮韵”,童乃寿的“黄山之晨”,刘海粟的“繁荣祖国文化”,柳文田、凤琳的“一路幸福歌”等等。

画家和书法家们“敬惜字纸”,以当代的新观念新视角,用自己的心血与智慧,把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相互交流交织在一起,全方位绘就安徽文化的面貌,让我深深地领略到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移步至新安派特展展厅,水墨飘香、丹青溢彩。

眼前一幅幅画作挂于墙上,画家以笔墨为语言,以溪壑为灵性,以山水为主题,豪放洒脱又不失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安徽山水的神韵。“老梅越老越精神”梅雪峰、梅纯一的父子艺术画展,是安徽美术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二人用印一方,笔墨意趣。以古雅高逸,自我革新的文脉,将一帧帧纯美灵动的画卷绘制至极,诸如《松鹰图》《鹤石图》《鹃石图》《梅花魂》《冷香》《国色天香》《艳冠群芳》《春气夜坐隶书对联》等等,为安徽当代写意增添了一份正大气象。梅、竹、石、花、鸟、鹰的描绘愈发出类拔萃。

我看着这些作品,仿若跟着画家的脚步,穿梭于黄山的奇峰怪石之间,漫步在新安江畔的悠悠古道之上,感受着大自然的雄浑与秀丽。我欣赏这些字画,每一幅都充满了生命力,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安徽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与变化,让我更加热爱这片土地。

这座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的灵魂栖息地。它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激情、豪放与洒脱,曼妙中又不失细腻。每一幅画都是艺术的诉说者,用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历史、文化与情感的故事。尤其是我站在韩美林的《母与子》的雕塑面前,心中顿时充满敬意:母亲俯身托起她的柔美曲线,将自己的嘴唇亲吻着向她拥来的孩儿。这甜美和圣洁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心灵的展馆里。

“爱”是母亲伟大的颂歌。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散文欣赏与写作中二1班在安徽省美术馆前合影留念